躺在地上大哭大鬧,吵著要「媽媽」的孩子;不管老師說什麼,都努力回答「我-不-要!」的孩子;排隊老要搶第一的孩子;絕不肯吃一口青菜的孩子;老是推人、打人的孩子;老是打小報告的孩子;喜歡語出驚人的孩子;天天來告狀,天天認為自己被別人欺負的孩子;慢吞吞的孩子;專注力差的孩子;衝動的孩子;愛頂嘴的孩子;不愛睡覺的孩子…真是一樣童心,百樣行為,幼教第一線的老師,最難的功課,不在於「教保活動設計」,而是教室內「嬰幼兒行為的輔導」!
幼教工作者是嬰幼兒的「生命工程師」
當孩子頂嘴、哭鬧不停、睡不著、飆脾氣時…,老師該馬上加入戰場,嚴厲管教,還是要避免捲入戰端,息事寧人,逃避忽略?在課室經營的過程中,有著無數讓第一線的幼教老師抓狂的問題,你如何打贏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考驗的是幼教老師的智慧?勇氣?堅持?修養?以及時間?「愛」是唯一參戰的源起和目標。而了解嬰幼兒的身心發展,了解嬰幼兒行為輔導的方法與原則,是有能量「愛孩子」的第一步!
中國的文化裡,常常強調:「不貳過」。認為行為的錯誤,犯一次是可原諒的!如果再犯,似乎就難以被接受的!但,「環境」中的「人」、「地」、「時」、「物」都可能是引起孩子「困擾」的誘因。成人不也常常忘了帶鑰匙出門、忘了關燈,「不貳過」既不適用於成人;當然,成人就更不該「以『愛』為名」,只要求孩子順從,只一聲一氣要求孩子馬上改變不好行為。「行為」是「互動而來」,嬰幼兒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常常是值得深思的,某位嬰幼兒的壞行為,可能只發生在某位老師的教室;當照顧者易手時,反而,又有了新的問題行為衍生。世間沒有從未犯錯的孩子,只是針對問題行為發生時,第一線的老師是如何處理,人、地、時、物,長期交錯下,嬰幼兒的「人格」就被「形塑」了。所以,幼教老師有可能是「生命的工程師」;也有可能是嬰幼兒生命裡的「社會媒介者」。幼教老師本身的彈性、堅持度、包容度、接納度、自省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能力。另外,「互動」是多面向的,所以「嬰幼兒行為輔導」不光是「嬰幼兒」本身的問題,更應該探討「時間點」及「環境誘因」等因素。
了解嬰幼兒的身心發展
首先,要先了解嬰幼兒的身心發展,再去思索幼教老師的神聖使命,有了「使命感」,再「抓狂」、再「發轟」,都比較能情緒平和地、適宜地「使」上力。以下列表探討「出生~6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徵」。
出生~6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徵
嬰幼兒發展階段 | 嬰幼兒行為特徵 | 幼教老師的輔助重點 |
出生~12個月 | 從七、八個月開始發展短暫的記憶。 .能正確的模仿簡單動作。 .顯現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自己啟動身體各部份肌肉。 約九個月時,意識到語言之意思。 .能真正模仿語言。 . 搖頭表示不要。 .完成一件事時(如會站),明顯地表示出滿足與高興的情緒。 .有嫉妒、害怕、生氣等情緒發生。 .會搖手表示再見。 .會移開擋住目標的障礙物。 .會找尋被藏起的物體。 .了解某些動作的固定意義。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的信任/不信任關係的建立。 依附與分離焦慮。 佛洛伊德人格理論的口腔期。 | 尊重與了解,從一點一滴開始。 從生理韻律中培養孩子的內在秩序。 提供豐富、可信任之人文環境。 讓孩子的動作能力自主的發展,間接培養他的獨立精神。 |
1~3歲 | 單字句期→雙字句期。 .聽懂各指示語。 .對某樣東西特別喜好。 .對細小事物特別感興趣。 .明顯表示對人的好惡。 .有「持有」、「保存」的觀念。 .物體恆存概念增強,可從原處找到被隱藏的物體。 .有記憶。 ..字彙急速增加。 .以言語代替哭泣來表達需求。 .了解姓名與人的關係。 .有「屬於自己」的概念。 .情緒易怒。 .對同年紀的孩子有興趣(模仿或競爭)。 .達到目標後覺得驕傲、得意。 .可從結果推想原因。 .模仿成人行為、動物或其他事物的聲音。 .等待結果出現。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的活潑自主/羞愧懷疑期 發展平行遊戲階段。 情緒上的喜怒哀樂已完全發展。 佛洛伊德人格理論的肛門期,是如廁訓練的關鍵期。 要求秩序。 | 自我進食能力的準備。 讓孩子參與簡單玩具的收拾、歸位工作。 協助大、小便習慣的建立。 傾聽孩子的心聲。 給孩子一些決定權及選擇權。 輔助平和的情緒表達方式。 |
3~6歲 | 對同胞弟妹的嫉妒減低,是接納新生弟妹的適合時機。 發展平行遊戲與聯合遊戲,學習簡單的遊戲規則,但常以自己的想法來解釋。 經由遊戲而發展出與社會互動的模式。 佛洛伊德人格理論的「性蕾期」,男孩從「戀母情節」中慢慢認同自己的性別角色,女孩亦然。 經由性別角色的認同,更內化父母的標準與道德規範,而形成「超我」。 良心或超我代表內化的父母,它相當嚴厲且具懲罰性。 道德規範的發展,即使成人照顧者不在眼前,也能按照道德規範行動,抵制外界的誘惑。 佛洛伊德人格理論的自動自發/退縮內疚期。 主動探索外在的環境事物,表現好奇心與創造性。 從有秩序規則的生活程序中,肯定內在的心理韻律,產生安全感與自信心。 | 帶領孩子由自我概念進入分享的領域。 提供同伴互動的學習環境。 成人要正確示範角色認同的行為模式。 成人的「身教」可讓孩子有正確的道德規範。 孩子的良好內在紀律一旦養成,將影響他一生。 |
了解嬰幼兒的身心發展後,筆者再提供十個步驟,讓幼教老師在處理嬰幼兒行為時,能有效率地掌握原理原則。
步驟1:確認孩子的生理狀況
「生理狀況」常常易被成人忽略,當孩子偶爾顯現焦躁、配合度較差時,應該要檢核他當下的生理狀況,是玩得太累?睡不夠?身體不舒服?體力難符合老師的期待?如果,孩子常常不能配合教室常規,老師們更要評估他的年齡層和個別差異。如果他的生理發展有別於同儕,當然,很難去配合教室的規範。週一上午,孩子們特別焦慮、易怒;校外教學前,孩子頻尿、愛講話,難掩興奮之情;長假剛收假回來時,生活作息紊亂、較難定下心…都是幼教老師要特別了解與尊重的。若能澄清當下「生理狀況」的不同,就能給予孩子不同的包容與支持。嬰幼兒若持續且嚴重的反抗性行為一再顯現,幼教老師可以進一步合理地懷疑,先與兒童心理專業人員諮詢,也許,亞斯伯格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正需要你即時發現,進一步讓專業的團隊,以專業的治療方式,輔助孩子更適切的發展。
步驟2:確認孩子的心理狀況
剛搬家,甫添了弟弟妹妹、剛換了新學校、剛換了「主要照顧者」…對天生氣質較敏感的孩子而言,都會造成生活上莫大的困擾。嬰幼兒本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表現略微脫序的行為以反應其心理樣貌,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當問題行為出現時,幼教老師應該當下做判讀,先釐清「因」與「果」,處理問題行為自然能得心應手。
步驟3:確認成人的要求是否合理性
成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例如,近午才到幼兒園的孩子,馬上要求他吃午餐,要求他安靜午休。是不是合理?已經熟練的認知內容,一而再,再而三要求孩子重覆練習。是不是合理?我想這是幼兒園本身立下規範的合宜性,而不是孩子的配合度問題了。
步驟4:給予孩子選擇權
在客觀環境允許下,適度給孩子「選擇權」。例如:讓孩子決定要到「閱讀區」看書,還是到「扮演角」演布袋戲。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成人照顧者也不要「預設立場」,而弄僵了與孩子的關係。例如,像這種說話方法,就容易讓孩子彆扭:「又來了!這麼不聽話!叫你收玩具都不聽!」還不如對孩子說:「好掃興喔!這麼快就要收玩具!可是,體能老師在等你們囉!上完體能課有時間的話,我們再來玩玩具!」老師「預設立場」愈少,孩子的反抗、頂嘴就愈少。在狀況許可下,多給孩子表達機會;在教學現場允許下,讓孩子適度保有「選擇權」,孩子覺得被尊重,也更容易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個性。
步驟5:採用「預告程序」的方法
「再過五分鐘,就要收玩具囉!」事先預告程序,有助於孩子遵守常規。對特別執拗的孩子,還可以細分成數次預告程序,譬如,十分鐘前預告第一次,五分鐘前預告第二次,兩分鐘前預告第三次…透過「預告」,孩子有轉換情境,轉換心情的準備,自然就不會想唱反調。
步驟6:堅定的語氣與態度
和孩子立約、講道理,語氣態度一定要嚴肅、堅定。絕不可以讓孩子認為再吵、再哭下去,可以改變教室的規範。否則,孩子一定非常有恆心地天天探你的底限。為了悍衛常規,一定堅持到底,必要時需強硬要求。
步驟7:同理接納孩子的情緒
師生關係有些微磨擦時,千萬不要與孩子「鬪強」,這樣會更加刺激更多的對立。不妨嘗試用孩子的立場去同理孩子的憤怒或挫折。譬如:「剛剛討論的時候,你覺得老師沒請你發表意見,你很不開心,是不是?」先同理孩子的心情、想法,透過體諒與了解,班級經營和教室規範才有可能被建立。「下次團體討論的時候,你一定要坐好,而且要舉手,老師們一定會邀請你發表!」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知道生氣哭鬧沒用,用心配合教室規範才能達到目的!
步驟8:忽視孩子不當的情緒
憤怒、吵鬧、罵人、擺臭臉、嘟嘟嚷嚷、哭泣、頂嘴都有可能,但請不要因為孩子挫折後的情緒,而被激怒。孩子不當的情緒,常常是因為挫折本身,而不是針對某位老師。如果老師也反應過度,只會更增強孩子的不當情緒。不妨等孩子心平氣和後,再和緩地輔導他適當情緒表達的方式。
步驟9:給予孩子調適情緒的時間
情緒調適需要時間,不要要求孩子:「馬上停止哭聲!」不要對孩子碎碎唸:「又要生氣啦!」從孩子有限的理解能力,要配合老師們設立的規範,其實蠻需要時間去「轉換」、「調適」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協助他調適情緒;或是給出時間「等待」,孩子才會有好的行為表現。
步驟10:降低標準,保持彈性
嬰幼兒天生氣質的個別差異性很高,有的反應強度強,有的堅持度高,有的孩子對新的人、事、物「避性」強。不妨採取「循序漸進」、「交互抑制」的方法。譬如,絕不肯收玩具的孩子,不要第一次就強迫孩子全部收拾;先從收拾三塊積木開始,慢慢增加孩子的責任感,慢慢提高孩子合作的意願。「少子化」之後,要成功「馴服」這些「天之『驕』子」,降低標準,保持彈性是必要的步驟。
如果能夠運用以上十個步驟釐清問題,又能清楚認識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相信你已經是不錯的幼教老師了。如果,你有自省能力,常常自我反省、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而且又願意一步又一步改變與執行…那麼,面對嬰幼兒的問題行為,你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麻辣鮮師」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