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爬爬班」(7個月~14個月)終於到偌大的活動室裡進行「粗大動作活動」了!一歲一個月的小宜,用自己特有的平衡姿勢,兩腳呈大外八字型,兩隻腳的大拇哥呈彎曲狀,緊緊勾住軟質的地板,雙手為了平衡是張開160度地,帶動著身體踉蹌地向前快步走。小宜幾乎已完全放棄「爬行」,只用「走」的動作技能來移動身體。九個月大的函函,只要有個桌面、扶手,能讓她使力她一定想盡辦法站起來,站到累也不輕易鬆手,也不哭鬧。


帶領「爬爬班」這月齡孩子已有十年經驗的淑貞老師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在練習『站』、『走』的動作技巧,都不必別人『教』,就會用自己的平衡方式,想盡辦法自己去達成,累了、跌倒了也不哭泣。跌倒了、腳痠了、膝蓋磨痛了,仍然不放棄!可是過了這個階段,孩子對『智能』方面的學習,反而容易受挫到了青春期、成年期反而因為受到挫折就選擇自傷、傷人的行為?」淑貞老師真是個「哲學家」,這個問題真是「大哉問」!真是個好問題!


當生命關懷另一個更幼小的生命,我們常常被「困」住了!因為有「血脈相連」、因為「愛」、因為「家族傳承」我們反而弄亂了孩子天賦的秩序感。是成人的期待?還是孩子的潛能?是成人的虛榮?還是孩子的成長需求?當『愛孩子』的成人以『愛』為名,當成人以『獎勵』、『懲罰』面對孩子的學習時,孩子當然充滿了恐懼和壓力!


如果我們了解真正的『尊重』,也許我們可以給孩子更多的空間!『玩』一個快樂的今天,是不是也很重要?如果把孩子「如何『學』」放在第一位做考量,成人是不是可以試著不要堅持「如何『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庭枝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