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孩子是一張白紙?


三歲前的孩子是不是一張白紙?那就要細心地檢視三歲前孩子的成長環境。環境中的人、事、物,樣樣都幻化成生命的圖騰、符碼,默不作聲地「浸染」、「侵襲」孩子,先是讓孩子沿襲成性,而後是讓孩子沿習難改。


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其實就是三歲前孩子的「社會媒介者」。「主要照顧者」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潛意識」學習的對象。猶記得么兒兩歲左右,兩手倒持小衣架,口中喃喃自語:「九五加滿」停頓一會兒又說:「面紙就好了!」活脫脫就是外子在加油站裡的言行。還好,這只是一幕無傷大雅的演出。也許,有更多不雅的口頭禪,更多不雅的小動作,也這樣讓孩子沿襲成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價值感」、「自尊」、「自重」、「自信」以及對「『生命、生活』的熱情」,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也是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孩子。


三歲前的孩子是不是一張白紙呢?蒙特梭利 博士認為三歲前的孩子用「吸收性心智」學習,「主要照顧者」一定要掌握「吸收性心智」學習的敏感期,預備好充裕的環境,扮演成熟敏銳的成人角色,讓「自尊」、「自重」、「自信」成為孩子一輩子的生命記憶。


2.不能輸在起跑點?


「起跑點」代表的是什麼?是「智育」的學習?是「獨立人格」的養成?是「健康管理習慣」的培養?還是「和平情緒」的薰陶?


~三歲前的生命,意味著「生理」、「心理」、「社會性」、「人格」、「動作」、「認知」等發展的「蓬勃」與「萌起」。如果要零~三歲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就必須審慎考量孩子全面化的發展。


在整個亞洲,對「智育」方面的學習,都有過早學習現象,亞洲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想法不言可喻。但,在幼教的第一線上,我們常常看到會「背唐詩」、會背「九九乘法」、會記誦「心算口訣」的孩子,父母們總是對孩子智育上的表現沾沾自喜。然而,我卻也常常看到這些智育發展「超優」的孩子,自我進食總是慢吞吞,精細動作發展遲緩,扣大衣鈕釦、拉夾克拉鍊都難以獨力完成。也見過一些「聰明兒」不懂得與人「輪流」、「合作」與「分享」。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順利開展,才能真正擁有「獨立人格」。「健康管理習慣」的培養,也要及早讓孩子有從容的「時間」與「機會」反覆練習,舉凡吃、喝、拉、撒、睡習慣的培養,都攸關孩子一生健康管理習慣的奠定。「和平情緒」的薰陶,在三歲前就應該給孩子「社會性的規範」,趁早培育孩子照顧環境、照顧動、植物的能力。


有了「獨立人格」、「健康管理習慣」、「和平情緒」,孩子就絕對「贏」在起跑點!


3.三歲定終生?


偶然一瞥,看見米店七十幾歲的老闆抱著一個小娃娃進門,門內的成人們,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簇擁著、逗趣地招呼這個孩子。我相信這種「被愛」、「被重視」的感覺,會「銘印」在孩子身上,剎那間成為永恆的記憶。


也是偶然一瞥,在夜市小吃攤前,看到忙得不可開交的小販夫妻,攤後有個小娃娃床,小娃娃開始時總是小聲啜泣著,人潮太多,父母忙於應付生意,小娃娃只好再放大音量哭著最後,小娃娃只好窮盡所有力氣嚎啕大哭,才換來一個匆忙的擁抱。我也相信這種「人與人的互動」,會在早期的生命留下記憶;「反應強度」更強的表達,才可以博得注意,漸漸會成為這孩子未來生活中遵循的信條。


由翻身、坐、爬到走、跑、跳四肢平衡運作,三歲前粗大動作的協調;由液體、半固體到固狀耐咀嚼的食物供給,不僅是進食習慣的培養,也間接協調顏面神經、脣齒間的運作,進而促進語言能力的開展。感官的敏感性,也植基於三歲前生活環境的陶冶。粗大動作的協調發展、語言能力的發展、豐富感官的探索,都是零~三歲孩子的發展任務。早期發展任務的遲緩達成,將耽誤到後期生命的發展任務,甚至耽誤到一生。


三歲定終生嗎?我相信的是「愛」與「被愛」的經驗與互動。三歲定終生嗎?零~三歲孩子的發展任務,「絕對」要及早啟動!


4.抱孩子會寵壞孩子?
    
受限於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忙碌,老一輩的育兒觀點,多半認為「多抱孩子,會寵壞孩子!」這種說法較偏「行為主義」學派的說法。


~三歲這階段孩子的哭聲,或是流露其他語言或非語言的訊息,成人照顧者都應該更謹慎、更敏銳地觀察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其實是有許多的意義。


哭並不表示一定要抱哭有可能是餓了、冷了、尿布濕了!也有可能是孩子試圖跟你說:「嗨!陪我玩好不好!」也有可能,孩子不確定你在陪伴他,想發「簡訊」給你,想聽聽你在不同位置、不同頻率的回應。如果,孩子一哭,成人照顧者都用「抱」來回應,孩子大概也覺得很「納悶」吧!「抱」是一種安撫孩子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21世紀人際疏離的年代,各大醫院都高調倡導「母嬰同室」認為甫經「出生」的嬰兒與剛分娩過的產婦更需要相互依附。同時也相信母親的味道、氣息、聲音、體溫,擁抱孩子的手勢都是胎兒新生活的參照點。


蒙特梭利也用:「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形容「出生」這一刻,對新生兒的挑戰。「安撫」、「擁抱」、「滿足生、心理需求」,是「新生兒」最迫切需要的生命禮物。


5.幾歲該上學?
    
「幾歲該上學?」就要考量孩子本身的主、客觀條件,如果是雙薪家庭,又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或家族中唯一的孩子),那就快點讓他去上學吧!早早學習與同儕相處,讓他有機會學習「等待」、「輪流」、「分享」與「合作」。如果,爸爸、媽媽本身不必上班,或者雙親從事自由業,可以自己陪伴孩子成長,那麼,與父母一起閱讀大自然社區公園、圖書館都會是很好的資源教室。更要評估這位「主要照顧者」,如果你自覺自己不是「安全的成人」,容易發怒,容易遷怒於孩子,那麼早點送孩子去上學吧!


幾歲該上學?「三歲」是普遍較溫和的年齡。在這之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發展、依附關係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水平,在適應小團體的生活上,也有可預期的調適能力。


若想更提早入學,也有「褓姆」和「幼幼班」可供選擇。褓姆本身的素養和居家環境,都需要花心思評估。我見過許多褓姆受過專業的訓練,願意打造富探索的環境,提供零~三歲孩子成長。也參訪過一些「幼幼班」,不但有「無塵室」的大門阻絕塵埃,有「隔離室」遏阻病毒感染源;聘用「雙專業」有幼教、護理背景的教保人員有的還針對父母需求,提供「延托」、「24小時托育」等服務


21世紀的天空下,沒有最好的育兒辦法,最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6.
美語教育及早開始?
   
美語教育要及早開始,但,要在母語的基本表達能力有一定水準後,再考量美語教育的開展。


語言中「意義」與「概念」的釐清,牽涉到認知與社會行為能力發展。相對的,嬰幼兒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修正了內在自我和外顯行為。隨著語言表達能力的開展,嬰幼兒的自尊、自信、自我概念也得到了啟發。因此語言發展,牽動社會行為、情緒、人格、認知發展,影響人類一生甚鉅。母語的學習情境,完全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境聯結,讓「母語」成為有意義的聲音,成為溝通情感、表情達意的工具,所以,正常的孩子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在生命中最初的前三年,讓母語的表達擁有一定的水平。


在臺灣,美語的學習卻普遍欠缺如此的條件,如果反其道而行,刻意在嬰幼兒教室強調「No Chinese」,美語只是課程的一部份,沒辦法成為與孩子日常生活情境聯結的語言,恐怕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干擾孩子正常語言的開展。


如果,美語的學習情境能與母語的學習情境相提並論,日常生活裡「美語」與「母語」同時能成為「有意義的」、「有用的」的語言,那麼雙頻發聲,就是日常生活的語言。就某些研究顯示:對零~三歲的嬰幼兒,雙語學習會略有困擾,但到六、七歲時,孩子反而能自自然然針對當時情境,做一個稱職的小小翻譯員


7.寶寶可以看電視嗎?


  為什麼要讓寶寶看電視?是因為「主要照顧者」急迫地需要「電視」來當「臨時褓姆」?還是所有的親子遊戲都已經不能吸引寶寶了?追根究底讓讓寶寶看電視的原因,大部份都是因為成人照顧者太忙、太愛躲懶所造成的。而電視的「聲音」、「色彩」、「影像」和「躍動的畫面」,正好能夠捕捉到寶寶的注意力。當寶寶真正掉入電視的吸引力時,要再請寶寶跟「主要照顧者」眼神對眼神地專注互動,就會變得非常地不容易。


輕輕一摁電視遙控器,聲光、影像就流瀉下來,坐著不動,不必憑藉四肢、語言的運作,不必花太多腦筋,就可以暫時逃避真實世界的壓力和焦慮。媽媽不陪我,電視可以陪我;玩具玩後要放回原位,一摁電影遙控器,聲光、影像就不見了,電視仍舊在相對的位置上。


跨齡的、超齡的、鄙俗的、超現實的、荒誕不經的電視節目,寶寶完全透過影像吸收,當寶寶有認知衝突時,「電視褓姆」並不會適時地加以說明。再者,電視是發光體,無法避免幅射波和電磁波,加上台灣近來流行大尺寸電視,但每個家庭的客廳空間又稍嫌太小,寶寶暴露在幅射波和電磁波下並不好。另外,電視硬體受熱後,會散發有毒的「嗅化二苯醚」,若寶寶在密閉的室內觀賞電視節目,實在有礙健康。跳動的畫面,易影響寶寶視力的正常調節


基於上述原因,您認為寶寶可以看電視嗎?


8.不能打罵孩子?


「打」、「罵」如果真正有效、真正有用!那麼,就不必探討「行為改變技術」,更不必再多發展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舞蹈治療如果「棒子下出孝子」是至理名言,「孝子」就不足為奇了。


對零~三歲的孩子而言,「堅毅柔婉」是最好的教養信條。但最好的教養信條,卻往往是最難執行的。最難執行的部份,不在於零~三歲孩子「人性本惡」的探討,而在於「成人照顧者」的精神預備不夠。


什麼是「精神預備」?蒙特梭利 博士曾提到成人「精神預備」最困難的部份,就是要却除成人本身的「驕傲」與「憤怒」。因為成人的驕傲,老覺得自己可以無限擴張成人的權威,而壓抑小孩的權利;因為成人的「憤怒」,老覺得可以運用憤怒掩飾自己的沒耐性及對孩子的不夠了解。


細細推敲,成人在「打」、「罵」孩子時,不就是成人最不能「自我控制」的時候嗎?嫌孩子「笨」、嫌孩子「壞」,不就是因為自己「搞不定」孩子嗎?沒辦法用孩子的語言,解答孩子的疑問,然後,就罵孩子「笨」!沒辦法用孩子的童心,看見孩子澎湃的趣味,然後,就罵孩子「壞」!講起來成人才是真正該反省的!


愈瞭解嬰幼兒成長法則,愈瞭解嬰幼兒真正無窮盡的建構力;愈是把「以兒童為師」為信念。您將愈發現「打」、「罵」愈來愈無用武之地。「堅毅柔婉」是陪伴零~三歲孩子的唯一良方。


9.IQ至上?


「少子化」海嘯狂襲之下,全球都聚焦在孩子的教育上。2006年天下雜誌特刊還以「關鍵能力,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為題,闡述探討新世紀孩子的關鍵能力。並提出四個學習支柱:學習知的能力(Learning to Know)、學習動手做(Learning to Do)、學習與他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習自我實現(Learning to Be)。


「學習知的能力」雖然擺在第一項來探討,而著墨於全面啟動閱讀風潮,倡導終生學習的部分。學習動手做,強調的是創新、創造,用科技能力與全世界接軌。學習與他人相處,談的是國際化的能力及美感教育。學習自我實現,談的是品格教育,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四大學習支柱並沒有強調「IQ至上」,反而是「情意」、「技能」的比例超過了「認知」領域。


細看活躍國際舞台的名人,我們將會發現到,真正出身名校名系者並不多見,以華人為例,像台灣之光王建民、李安導演、台灣女戰神蘇麗文他們都擁有獨特的樣貌,擁抱熱情、追求卓越,自我實現。IQ固然重要,若缺乏對生命的熱情、缺乏追求卓越的堅持度,絕對無法成功。


面對零~三歲的孩子,「認知」的學習絕對可以慢慢來。美感教育、品格教育,卻一定要在搖籃期萌芽,成年期才有機會成長茁壯。


10.父母是萬能的?


父母是萬能的?所以對孩子的需求一呼百應?父母是萬能的?所以更高標準期待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期待孩子未來一定要比你強?自覺自己萬能的父母,常常很難看到自己的盲點和迷思!


在教育現場觀察孩子,常常聽到孩子們怪罪父母讓他們忘了帶上課用品,也常常看到遲到的孩子,將遲到的責任推給父母。不就是萬能的父母造就的!


筆者在三十四歲時成為五個孩子的母親,不得不收起文藝少女的浪漫,做自己最實際的人生規劃。三十幾歲的五子之母,最擅長的事就是:掌控孩子。控制活動的空間、控制活動的時間、控制零用錢、控制寫功課的效率那時候就是太相信自己萬能,反而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孩子們的「獨立人格」也遲遲難以形塑。在疲於奔命的萬能母親身上,我聽見自己的驕傲和憤怒。因為自信心不夠,間接也對孩子缺乏信心,以為「掌控」,可以更省事、更有效益。慢慢地發現勤快的父母,成就了疎懶的孩子。拒絕當「萬能母親」之後,孩子開始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開始有節制地使用零用錢,開始學習擬定學習計畫把孩子天賦該享有的「權利」還給孩子,終於讓孩子的「獨立人格」有機會萌芽成長。


要與家人共同追求、經營更好的明天,一定要放鬆心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庭枝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