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0-6歲人格發展和教養重點            張庭枝


媒體記者用「不沾鍋」、「大內高手」等辭彙形容政治人物的不同性格。也常聽到有人用閩南話「笑微微」、「奧嘟嘟」標記某些人給人的印象。走進「托嬰中心」,一張張嬰兒床上的baby,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嚶嚶啜泣,有的劇烈地揮動手臂,有的靜靜地張望著週遭環境一早捷運車廂裡有人惴惴不安地緊握悠遊卡,有人手持鏡子刷睫毛,旁若無人當眾畫起眼妝有人高談闊論,有人閉目養神這些情境下的行為在在展現「人」的差異。


為什麼同樣的情境,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行事風格」? 為什麼不同的情境,同樣的人會有相似的「行事風格」?人格心理學者認為應持續聚焦實在性substantive)的人格定義,兼顧個體與環境關係,注重人格的組織性統合性獨特性可變性多面性。也就是強調人格個體環境互動的「結果」人格「影響個體」的環境適應。所以個體在適應環境時個體的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念、氣質、性向、外形及生理等方面各有不同於其他個體的表現。


隨著21世紀的日新月益波宕擾嚷,「人格」理論倍受矚目。首先簡介艾瑞克遜Erikson, Erik Homburger 心理發展論分階段介紹嬰幼兒的人格發展任務和照顧者的教養策略。艾瑞克遜是心理發展論的創始人,介紹心理發展論之前,容我說說他的成長故事艾瑞克遜1902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父母是丹麥籍猶太人,出生前父母已離異,五歲左右母親嫁給小兒科醫生洪柏格 (Homburger)。十八歲後未再受任何正式教育。而後在歐洲各地飄泊,曾嘗試繪畫,二十五歲到維也納受聘為私立小學教師。該校是佛洛伊德的幼女安娜. 佛洛伊德創設的「兒童精神分析」實驗學校,艾瑞克遜在教學中研究「精神分析」的理論與應用,直到1933年才離開奧地利到美國波士頓開設「兒童精神分析」診所,1936~1970年陸續受聘於耶魯、加州、哈佛大學。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論」相較,有兩點突破的論點:首先,把聚焦於「兒童期」的「精神分析論」擴展到解釋「人的一生」,強調人格發展受到社會與教育的影響,並非早期成型,而是終其一生的歷程。其二,把「性心理」為主的發展理論,擴展到與「社會文化」層面,讓「心理社會發展論」富有新時代的意義。艾瑞克遜個人生命中的「姓氏」、「種族」、「國籍」危機,以及「失學失業流浪危機」促成艾瑞克遜將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每階段或多或少都以「統合危機」(identity crisis)的概念來貫串。


生命開始的第一年,主要照顧者給予嬰兒吃喝拉撒睡「生理」需求層面的照顧,哺餵、清洗沐浴工作之外,回應孩子的發聲練習,常常眼睛對眼睛,心連心地跟孩子說話,甚至「預告程序」地與孩子溝通,能提供「正中靶心」的細膩回應,更滿足嬰兒「心理」需求,更能締造生命早期的信任感、自我價值感,進而撒下生命初期自尊、自信的種子。


一歲到三歲有許多重要的「生活自理習慣」要養成,包括自己進食、自己走路、自己如廁、戒掉奶瓶奶嘴、自己入眠、自己玩玩具、克服「分離焦慮」、學習母語的表達主要照顧者必須了解並尊重孩子的「生、心理發展」,提供「零風險」、「富探索」的多元豐富環境,給出從容的時間、充分的機會,讓孩子透過「探索」、「體驗」、「自己動手做」,一步一腳印堆疊築造自己的「獨立自主」之路。


延續零~一歲、一~三歲階段的成長發展,三~六歲幼兒儲存了對主要照顧者的信任,也蘊蓄了「獨立人格」的準備,更能在幼兒園裡或小型學習團體中,持續主動積極地累積、擴展自己全方位的學習能力。「主要照顧者」具有「社會媒介者」的角色,嬰幼兒透過「主要照顧者」的一言一行,摹聲摹色複製「主要照顧者」的身教、言教。艾瑞克遜「心理社會發展論」強調人格發展受到社會與教育的影響,並非早期成型,而是終其一生的歷程。所以,父母親的角色扮演、保母的揀選、教保人員心靈層面的訓練品質都攸關孩子一生的人格發展,一定要莊嚴珍重地妥善應對。嬰幼兒期最初的人格教育,來自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嬰幼兒與父母間和諧、輕鬆、愉悅的合作關係,才能建立平和、健康、安全、信任的依附關係;相對的更圓融、更順暢地拓展到與他人互信、互愛的關係。如果有反應強度強、較難纏的嬰幼兒,「主要照顧者」更應該每天至少給予孩子二十分鐘的「特別時間」,給予孩子更多的注意和關愛。對曾經被虐待、被負面批評的孩子,需要更溫暖的眼神、更溫柔接納的肢體接觸,才能邁進「愛」與「信任」人格發展的康莊大道!


   「人本論」人格心理學家羅傑士(Carl Rogers)及馬士洛(Abrabam Maslow)強調人類的基本傾向是朝向「自我實現」。內在朝向自我完成,讓自己獨特潛能實現的傾向,是個人正面行為與自我提昇的動力。「人本論」人格心理學被認為是重視「整體的」,強調人格的全部,不能切割成片斷來研究。認為「自我實現」是一種持久的內在動力,追求自己天生潛能能夠實現。「自我實現」的理論與蒙特梭利博士講的「人類的傾向」不謀而合。


    蒙特梭利認為嬰幼兒初到陌生環境,透過「自由探索」而找到「定位點」(方向),進而建立「秩序感」,自然而然產生「溝通」,而對環境有了新的「參照點」。嬰幼兒藉由操作的能力,增進腦部的發展,再提昇手部操作的能力,促成更完美的「溝通」能力。嬰幼兒從「工作」→「操作」→「重複」→「精確」→「自我完美」。蒙特梭利認為要幫助嬰幼兒發展本能,讓嬰幼兒意識到真正的人性,首先要幫助嬰幼兒建立安全感,協助嬰幼兒在現實狀況下能調適自己,不致迷失方向,認為「自由探索」是當代教育不可輕忽的主要課題。「自由探索」的論點與艾瑞克遜「自主」、「主動積極」論調相仿。


    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人本」的觀點,或是蒙特梭利的教育哲學理論,都確認個人「與環境互動」及「與人際互動」的價值。嬰幼兒照顧者提供的身教、言教,牽繫孩子的人格發展。要預約一個和平的孩子,必須先掌握規律的作息、平穩的程序,在尊重的光源下,讓孩子量材適性發展,孩子必定能找出自己的生命姿勢,活出自己「自我實現」的丰采!


 
























動作位移-生殖器



 



 



主動積極與內疚



肌肉-肛門



 



自立與羞怯懷疑



 



口唇-感覺



信任與不信任



 



 



發展控制部分


時期



0~1



1~3



3~6



艾瑞克遜Erikson, Erik Homburger 心理社會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庭枝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